启停过程中影响汽温的因素a.启动和停炉后期油枪的着火情况。b.给粉机的投停和给粉量的变化。c.风量变化和各二次风门开度。d.减温水量的变化。e.启动初期和停炉后期燃烧工况的不稳定。
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总结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按波段法操作,其宗旨是:在某一段时间内,使影响汽温的因素尽可能少,*好是一个,启动时a.合理安排点火时间,点火至汽机冲车(甚至并网)前,尽量不用减温水控制汽温,而是通过调整燃烧保证汽温升温速度符合要求,同时保证屏式过热器壁温不超限。
b.点火后,保证锅炉*高点烟温速度(再热器调节受热面前烟温)在3/min左右(通过DAS趋势图监视),以此来保证到汽机冲车时,汽温、汽压符合冲车参数要求。c.开启给水泵后,检查各减温水门无漏流。
需要使用减温水时,尽量使用1级减温水,以保证屏式过热器壁温不超限。使用减温水后,如果水源为给水,要保持给水压力稳定,避免因给水压力的变化引起减温水量的大幅度波动,继而造成汽温大幅度波动。这也就要求维持汽包水位稳定,避免因调整水位而引起给水压力波动。为保证减温水压力稳定,尽量使用自制冷凝水作减温水源。调整减温器时,不可1级、2级、甚至3级同时调整,以免对汽温影响过大。
过热汽压力必须平稳且升压速度符合要求,因为汽压的变化直接影响汽温的稳定。主盘与汽温盘要勤联系。主盘进行风量或粉量调整时,减温盘不要调节减温水量;减温盘调节减温水量时,主盘不要进行风量或粉量的调节。保证某一时间影响汽温变化的因素只有1个。
注意减温器前后汽温的变化,尤其注意末级减温器后汽温与过热器出口汽温的差值,掌握汽温变化的惯性。启动开始时,汽温变化惯性*大,之后越来越小。应使用所有与汽温调整有关的趋势图,同时要求汽温盘值班员随时掌握汽温变化的速度。
过热器烟温在350以下时,要注意监视烟温变化速度,保证其符合要求(3/min);此时主要考虑使用燃烧调整汽温,而且调整的幅度要小。过热器烟温在350以上时,要注意监视汽温变化速度;此时,应考虑使用减温水调整汽温,而且要稳定烟温,待汽温稳定住后,再升高烟温。这样既可保证汽温调整不出问题,又能保证参数按预期达到要求。
注意汽轮机旁路开度,旁路开得大时,蒸汽流量大,不仅锅炉汽温升得快,而且炉侧与机侧的汽温差也较小。这样就能保证按时达到冲车参数。并网后,在汽温升高时,保持汽压不变,先升负荷;汽温不再升后,再升汽压。在保持汽压不变时,还要监视烟温变化,考虑是否因燃烧工况变化引起烟温变化而影响汽温。要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整,避免因盲目调整导致汽温、汽压不断波动。
结束语a.在停炉过程中采用波段法操作尤为重要,因为停炉过程中,汽机对汽温要求更加严格,汽温也更难控制,要想按照滑停曲线滑下来而汽温不出现波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在滑停过程中采用波段法操作,更显出其优越性。b.滑停时,采用波段法操作的曲线图与要求的滑停曲线图的比较。c.采用波段法进行实际操作后,启停过程中的汽温调整质量明显提高,减少了汽温的波动对汽轮机和锅炉的影响,降低了启停过程中的事故,延长了汽轮机和锅炉的使用寿命。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