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行情动态>> 陈吉红:自主创新是发展国产数控系统的必由之路

陈吉红:自主创新是发展国产数控系统的必由之路

时间:2016-07-30  来源:中国机床商务网  浏览次数:92

  有这样一个行业,对国家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具有战略意义,但由于长期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封锁限制,一直受到国家领导和行业专家的高度关注。有这样一个行业,屡败屡战,始终坚持、坚守自主创新之路,不断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却一直尴尬地无法打破国外已经形成的市场生态圈。这就是国产数控系统行业。

  2009年以来,04专项支持华中数控、广州数控、大连光洋、沈阳高精等国内数控系统骨干企业,立足自主创新,研制高档型、标准型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和伺服电机。

  目前,部分国产中、高档数控系统在功能、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已基本达到国外同类系统水平,可替代进口。国产数控系统已在沈飞、成飞、航天8院、东汽等航空航天、汽车、发电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批量应用。中国数控系统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曙光。

  一、数控技术的战略意义

  数控机床是工业的工作母机,其技术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数控系统是机床装备的大脑,是决定数控机床功能、性能、可靠性、成本价格的关键因素,也是制约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的瓶颈。

  特别是对于国防工业急需的高速、高精、多轴联动的高档数控机床和高档数控系统,一直是重要的国际战略物资,受到西方国家严格的出口限制。历史上著名的东芝事件、考克斯报告,近年来的伊朗离心机事件、斯诺登事件等,都充分说明自主可控的数控系统对于我国的重要性不亚于国人非常关注的大飞机、计算机CPU芯片和操作系统软件。

  基础薄弱、缺心少脑一直是中国制造的短板。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形成中国智造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数控系统包括伺服驱动、伺服电机等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和自主可控。

  2009年以来,国产数控系统企业自主研发高档型、标准型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和伺服电机,并通过在航空航天、汽车、发电装备、船舶和数控机床制造等重点企业的应用示范,推动了国产数控系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化。

相关资讯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资讯推荐
热门新闻排行
  1. 茶浴锅炉型号全攻略:从家庭到商用,选对“活火”更养生
  2. 压力锅炉:工业心脏的强劲脉动
  3. 采暖锅炉的核心特点与应用价值
  4. 双燃料锅炉行业趋势分析:能源转型下的韧性之选
  5. 燃油锅炉:高效能源转化的核心热源
  6. 热风炉安装方式详解:从基础到调试的关键步骤
  7. 原子能锅炉发展现状:从裂变到聚变,安全高效之路
  8. 立式锅炉工作原理详解
更多>>视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