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证明过渡方案是成功的,不仅为完成*终设计改造方案打下基础,而且也满足生产与施工交叉时间*少。同时按既定改造方案流程要求:厂内新建清水池,将搬迁的清水泵重新安装,联接管道;新建由2路灰渣管道、1路回水管道和预留1路管道位置组成的2000m灰渣水力输送管网;择地新建灰渣堆场及其配套的回水泵房,冲灰渣水经堆场渗滤流入堆场沉清池,后经清水泵送回热电厂循环使用,少量补充工业用水。
水力输送*终设计方案过渡改造方案运行正常后,原有沉渣池、沉清池、清水池和控干槽停止使用。利用清水池新建泵前缓冲流槽及灰渣沟;利用现有清水泵房改作渣浆泵房;搬迁泵坑内清水泵,共安装渣浆泵4台。为确保热电厂机组安全运行,设置渣浆泵与灰渣管道组成2路系统,一路运行一路备用;每路又设置2台泵,一台运行一台备用。水力输送*终设计方案,渣浆泵房平面布置图。改造后,灰渣处理车间(73.5m×12m=882m2)可分为灰渣泵房(216m2)和机修车间(666m2)两部分,并利用原有吊车(Q=5t,LK=10.5m)一机两用。
灰渣管路设计计算灰渣管路设计是水力输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灰渣管路计算是依据输送介质物理化学性质和生产工艺要求,选择合理的水力流速,确定管道规格与材质;在管路系统综合布置设计的基础上,计算出灰渣管路阻力,为渣浆泵的性能选型提供工艺参数。
输送介质条件干灰渣设计总量17.76t/h,其中灰量15.45t/h,渣量2.31t/h;灰渣粒度分布:0~0.1mm,72.57%,0.10~0.5mm19.73%,0.5mm以上7.7%.个别*大粒径15mm.灰渣颗粒有磨削性。
管道流速选取和管径确定按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技术规定,灰管流速应≥1m/s,渣管流速应≥1.8m/s;灰重量稠度为7%时,推荐流速≥1.25m/s;渣重量稠度为1%时,推荐流速≥1.6m/s.拟选管道流速1.8~2.0m/s,大于推荐流速。又根据经验,水的经济流速为1.0~2.0m/s,此拟选管道流速介于水经济流速范围的上限,说明该灰渣管流速选取比较经济合理。众所周知,流速选取较大时,管径规格小。虽然一次建设投资相对较小,但管道系统阻力相对增加较大,管道磨损问题较突出,电动机长期运行电力消耗量较大而不合理;流速选取偏小时,运行中会发生沉淀堵塞管道现象。因此,选取管道流速也是水力输送的关键。根据流量计算公式,得管径为0.21~0.20m,确定规格为á219×7mm的无缝钢管作为灰渣水力输送管路,其管道内径Di=0.205m、灰渣管流速V=1.91m/s.
对于缓冲流槽出现沉淀处理措施:由于缓冲流槽内浆液流速减缓和液流改向,估计某些部位有沉淀出现,操作工可定时站在槽边用工具清理。其有利条件是槽宽仅1m,站在槽边用钢纤等较容易全部清理槽内沉淀物。
灰渣水力输送效果针对灰渣卡车外运粉尘污染环境问题,实施灰渣水力输送改造,于1996年初投入运行。经过多年运行实践证明,取的良好效果。(1)彻底根治了灰渣卡车外运粉尘污染问题,改善了厂区及附近环境。(2)灰渣卡车外运时,经常因雨雪天气,道路我法行车,而影响热电厂生产。灰渣水力输送改造后,确保了锅炉排灰渣外部条件,稳定了热电厂生产运行。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0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