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用高能高臭氧紫外线光束分解空气中的氧分子产生游离氧,即活性氧,因游离氧所携正负电子不平衡所以需与氧分子结合,进而产生臭氧。UV+O2→O-+O*(活性氧)O+O2→O3(臭氧),众所周知臭氧对有机物具有极强的氧化作用,对有机气体及其它刺激性异味有立竿见影的清除效果。有机性气体利用排风设备输入到本净化设备后,运用高能紫外线光束及臭氧对有机(异味)气体进行协同分解氧化反应,使有机气体物质其降解转化成低分子化合物、水和二氧化碳,再通过排风管道排出室外。
2、高能离子空气净化系采用正负双极电离技术。在电场作用下,离子发生器产生大量的 a 粒子, a 粒子与空气中的氧分子进行碰撞而形成正负氧离子。正氧离子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氧化分解甲硫醇、氨、硫化氢等污染因子,且在与 VOC 分子相接触后打开有机挥发性气体的化学键,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后*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稳定无害的小分子。同时氧离子能破坏空气中细菌的生存环境,降低室内细菌浓度。带电离子可以吸附大于自身重量几十倍的悬浮颗粒,靠自重沉降下来,从而清除空气中悬浮胶体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3、催化剂(二氧化钛)在受到紫外线光照射时生成化学活泼性很强的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和氢氧自由基,攻击有机物,达到降解有机物的作用。二氧化钛属于非溶出型材料,在彻底分解有机污染物和杀灭菌的同时,自身不分解、不溶出,光催化作用持久,并具有持久的杀菌、降解污染物效果。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0nm(纳米)到400nm辐射的总称,其中波长100nm到200nm的为真空紫外线(UV-D),波长200nm到280nm为短波紫外线(UV-C),波长280nm到315nm的为中波紫外线(UV-B),波长315nm到400nm的为长波紫外线(UV-A)。紫外线的波长与能量成反比。波长越长,穿透皮肤或空气能力越强。波长越短,能量越强,越容易导致皮肤病变。UV-D无法在空气中有效传播,而波长较短的UV-C则几乎被臭氧层吸收,故自然界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主要以UV-A和UV-B为主,其中UV-A约占98.1%,UV-B占1.1%。多说几句,UV-A可穿透皮肤表皮到达真皮,并对皮肤的表皮黑色素发生作用,从而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使皮肤变黑。而UV-B几乎无法穿透皮肤表皮,少量照射皮肤会促进血液循环,生成维生素D3,有保健作用,发射UV-B波段的紫外线灯也俗称保健灯,但当能量较高的UV-B长时间作用于皮肤时,可发生光照性皮炎,皮肤上出现红斑、痒、水疱、水肿等,而紫外线过量照射,还可引起皮肤癌。每天适量晒晒太阳,能补充钙质,对人体是有益处的,一般一天晒15分钟就足够了,如果被紫外线过多辐射的话,就会损害人体的皮肤。除了晒黑晒伤皮肤,紫外线还会加速皮肤老化。短波紫外线灯利用汞原子特性在气体放电时把汞蒸气激发放射出254nm的UV-C和185nm的UV-D波长的紫外线,UV-A和和UV-B是254nm的UV-C照射对应的荧光粉发出的紫外线,顺便提一下,短波UV-C目前被广泛用于杀菌消毒功能产品,它放射的紫外线能量较大,如果没有防护措施,极易对人体造成巨大伤害。如果裸露的肌肤被这类紫外线灯照射,轻者会出现红肿、疼痒、脱屑;重者甚至会引发癌变、皮肤肿瘤等。同时,它也是眼睛的“隐形杀手”,会引起结膜、角膜发炎,长期照射可能会导致白内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