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炉工必须身体健康适合本岗位要求;必须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必须熟悉锅炉的性能、构造原理,掌握供暖系统情况等等才能上岗。
一、司炉工上岗前操作准备:
⑴.上岗前检查燃气锅炉压力表、水位表、安全阀、水位报警器和超温、超压报警器灵敏、可靠;锅炉鼓、引风系统、给水系统正常,汽、水管道各种阀门按有关规定进行调整; 燃气锅炉点火前,应按有关规程进行水压试验,检查有无漏水或异常现象。
⑵.上岗前司炉工必须进行本岗位危险源辨识,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手指口述”, 遵守劳动纪律,认真填写工作日志,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 定时校验锅炉压力表、安全阀。
⑶.在上述检查合格后,即可给锅炉上水,锅炉上水速度应缓慢,水温应适宜,锅炉水位升到*低水位线时,停止上水,检查排污阀及排污系统,锅炉冷炉的水位不应超过正常水位线。
二、司炉工正常操作:
⑴.点火:
①锅炉点火前,将炉膛和烟道彻底通风,自然通风的锅炉,通风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机械通风的锅炉,通风时间不得少于5分钟。
②锅炉点火根据炉型、选用不同的操作方法,点火速度不能急促,防止损坏锅炉。
③点火后必须密切注意锅炉水位,确保水位正常。
⑵.升压:
①当压力上升到0.05—0.1MPa时,冲洗锅炉水位表,冲洗时要戴手套,脸部不要对水位表,动作要缓慢,防止损坏设备和伤人。
冲洗水位表顺序:
⑴开启水旋塞,冲洗汽水通路和玻璃管。⑵关闭旋塞,单独冲洗汽通路。⑶先开水旋塞,再关汽旋塞,单独冲洗水通路。⑷先开汽旋塞,再关放水旋塞,使水位恢复正常,当气压上升到0.1—0.15 MPa时,应冲洗压力表的存水弯管,防止污垢堵塞,冲洗压力表存水弯管时的方法是:将连接压力表阀门旋回原来位置,压力表指针能够重新回到冲洗前位置,表明存水弯管畅通,否则应重新冲洗和检查,同一设备上的压力表指示应相同。
②当锅炉内的压力升到0.2 MPa时,检查锅炉各连接处有无渗漏现象,拆卸过的入气盖、手孔盖和法兰的连接螺栓,只需再拧一次,操作时应侧身,用力不宜过猛,防止将螺栓拧断。
③锅炉压力上升到0.1—0.4Mpa时,应使用给水设备和排污装置,在排污前给锅炉给水,观察水位表中的水位不得低于安全水位,排污后将阀门关严,不得有漏水现象。
⑶. 暖管:
当锅炉压力上升到工作压力的2/3时,应进行暖管工作,以防止管道有负荷时发生水击事故,暖管的时间,应根据介质、温度、季节的气温、管道的长度、直径和保温情况而定。
顺序是:
①开启管道上的疏水阀、排出全部凝结水,直到正式供汽时再关闭。
②.缓慢开主汽阀或主汽阀上的旁通阀半圈,待管道充分预热后再全开暖管,防止振动和水击,注意管道膨胀情况,及时消除暖管发生的故障。
③慢慢开启分汽缸进汽阀,使管道、分汽缸气压相等,注意排除凝结水。
④分汽缸上的各气阀开启至全开应回转半圈,防止阀门受热膨胀卡住。
⑷.锅炉排污:
应在低水位、低负荷进行,时间应尽可能短,以免影响水循环。操作时应戴好手套,操作方法如下;先开启慢开阀,再间断关开快开阀,进行快速排污,排污结束后,先关快开阀,再关慢开阀,排污完毕,关闭排污阀后,应检查排污阀是否严密,检查方法是:关闭排污,过一些时间后,在离开第二只排污阀的管道上,用手试摸,是否冷却,如并不冷却,则排污阀必有渗漏。
⑸.锅炉运行时:
应注意锅炉各部分有无特殊响声,如有应立即检查,必要时停炉检查,解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运行。
⑹.正常停炉:
按下红色停止按钮,关闭电源等。
三.蒸汽锅炉运行中,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紧急停炉:
⑴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下部可见边缘。⑵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它措施,但水位仍继续下降。⑶锅炉水位超过*高可见水位(满水),经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⑷给水泵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进水。⑸锅炉温度急剧上升失去控制。⑹循环泵或给水泵全部失效。⑺补水泵不断给锅炉补水,锅炉压力仍然继续下降。
⑵紧急停炉操作:
①立即停止给煤和送风,减少引风。②迅速将炉火熄灭,降低锅炉压力,加速炉膛冷却。③因缺水而紧急停炉时,严禁向锅炉内给水和进行排污操作。
四、收尾工作:
⑴清理设备及现场的文明卫生。
⑵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锅炉及附属设备的运行日志和交接班记录。
